我这些日子,
又是要忙过年的事,又要忙喜铺里的事,孩子们的衣裳鞋袜不免有些疏忽。我看秦姨娘上次给我做的几双鞋
还不错,就请你给诫哥做十几双鞋袜吧!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候,也可穿了去踏青。”
既说了鞋袜的数量,又说了交鞋袜的时间。这样一来,她就没空天天瞎琢磨了吧?
秦姨娘脸上闪过一丝诧异,忙垂头躬身应是。
十一娘就端了茶。
三位姨娘都退了下去。
秦姨娘拉了文姨娘的手:“虽说是孩子的东西,可纳鞋底,绣鞋面,和大人的无异。不过月余的功夫,
哪里就能做出十来双鞋袜来。我知道你屋里的玉儿针线好,不如帮我做几双。”然后福了身,“我这里感激
不尽了。”
文姨娘又怎么会掺合到这其中去?
她满脸的为难:“姐姐是不知道。夫人年前把大小姐的鞋袜、春衫都交给了我。我的针线一向不利索
,这正愁着到时候交不了差,想借姐姐屋里的翠儿帮帮忙呢!没想到夫人把五少爷的鞋袜交给了你……”
秦姨娘听着满脸的失望,眼睛不由朝乔莲房望去。
乔莲房已领着丫鬟拐进了耳房旁的夹道。
文姨娘看着目光一转,把秦姨娘拉到一旁,压低了声音道:“要不,我们出点钱,让针线上的人帮着做?”
秦姨娘听着眼睛一亮,旋即又黯淡下去: “这,这不大好吧?要是让夫人知道,岂不觉得我对她不敬!
”
“也是”文姨娘笑道,“我看,姐姐不如一面做,一面再找人帮忙。船到桥头自然直。”
秦姨娘也没有更好的办法。精神有些沮丧地点头,带着小丫鬟回了屋。
刚坐下,翠儿回来。
手里还提着个大红描金食盒。 秦姨娘看着精神一振:“怎样?”
翠儿眼底闪过一丝无奈,脸上却堆了笑:“二少爷说姨娘做的这酪酥拌雏子鸽很好吃。只是他如今要用
功读书,没功夫吃这些小食,让姨娘以后别再送东西去了。等他考了童试再说。”
秦姨娘听着松了口气,满面笑容地道:“你跟他说,我都听他的。让他不用着急。万一考不上,到时候跟侯
爷说说,走荫恩也是一样。”
翠儿应喏,把食盒递了一旁的小丫鬟。
秦姨娘已开了匣子,拿了箱笼的钥匙朝着她招手:“你去开了我的箱笼,把那匹玉带白找出来,夫人让
我给五少爷做袜子。”
翠儿听着吓了一大跳:“那可是贡品。原是侯爷赏给您,您一直没舍得用的。五少爷今年才五岁,会
不会太奢侈了些……您不如留着给二少爷做袜子!”
“既然是夫人的吩咐,”秦姨娘圆润的脸上出现了一丝不太协调的冷讥之色,“自然要做最好的东西
。何况我们五少爷如今被夫人养在身边,侯爷看了,也只会欢喜!”
就算是这样,五少爷也是记在佟姨娘名下、连生母是什么人都不知道的卑贱之人。这样抬着他,万一
夫人有了自己的亲生子,五少爷岂不和二少爷一样,上不上的,下不下的……可翠儿见秦姨娘已低头在针线
筐里找了明纸出来画鞋面,不好多言,轻声应“是”,拿着钥匙去开了箱笼。
用了两天的功夫赶了双鞋袜送过去,徐嗣诫穿了正合脚。
“秦姨娘的针线做得真是不错。”十一娘笑望着穿了新鞋新袜在炕上走来走去的徐嗣诫,当着徐令宜的面夸
奖秦姨娘,“以后诫哥儿的鞋袜就劳烦秦姨娘多多费心了。”
“不敢当夫人夸奖。 ”秦姨娘低着眉眼,余光却打量着徐令宜, “五少爷穿着好就好 。” 徐令
宜正望着得意地跷起脚在徐嗣谆面前显摆自己新鞋新袜的徐嗣诫微微地笑。
秦姨娘看着心有些凉。
她还记得徐嗣谕小的时候,她用同样是贡品的深锦红给徐嗣谕做了双袜子,侯爷看着只皱眉。还吩咐
她以后不可如此……怎么到了徐嗣诫这里,就什么也不说了呢?
思忖间,秦姨娘听到十一娘温和的声音:“只是小孩子家的,穿了这绫袜容易滑脚。秦姨娘以后还是用
细棉布给诫哥做袜子吧!”
她回过神来,正要低声应“是”,却见徐令宜吩咐小丫鬟传话给临波:“……让他去跟白总管说一声
,我记得年前宫里赏了几匹嘉定斜纹布,织成了‘水浪胜子’的模样,还不错。拿进来给诫哥做袜子吧!”
第365章 春事(中)
“哪用得着那样好的东西。 ”十一娘笑道,“我箱笼里还有匹淞江飞花布,就用那个给诫哥儿做袜子吧
!”然后吩咐一旁的绿云开箱笼拿给秦姨娘。
既然赏出去了,断然没有收回来的道理。
徐令宜笑道:“那你就自己留着用吧!”
十一娘也不想泼了徐令宜的面子,笑着道了谢。私下里不免和他絮叨:“孩子们都大了,有些事要仔细
思量思量才是。像刚才,您既然赏了诫哥,也应该赏谕哥和谆哥才是。”
徐令宜沉吟道:“诫哥不同,他年纪小!”
主要还是因为是自已的侄儿吧!
十一娘想到那些仆妇,当着她对徐嗣诫巴结奉承,可背后却议论他是生母不详之人。
她含蓄地道:“这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与其孩子事后想起来我们待他与众不同而心中难过,还不如像
自己的孩子一样,该严厉的时候就严厉,该溺爱的时候就溺爱的好。”
徐令宜想了想,叹着气应了句“知道了”。
十一娘就笑着转移了话题:“今年五姐夫要下场参加会试了,我想在多宝阁给他订一套文房四宝送过去
,您看怎样?”
徐令宜听着笑起来:“如今不时兴送文房四宝了。时兴送‘状元及第’的席面。我看不如到春熙楼订一
桌席面送过去。”
正说着,有小厮进来禀道:“马大人来了!”
十一娘听着心中暗惊。
马佐文在行人司行走,这么晚了还来拜会徐令宜,绝对不是什么小事!
徐令宜的神色也有些凝重。
十一娘帮他更了衣,默默地把他送到了院子门口。
过了一大约一柱香的功夫,徐令宜回来了。
他苦笑道:“皇上以太后娘娘身体欠安为由,下旨取消今年春天的选秀。圣旨明天就会颁布。”
太后娘娘的病一直不见好转,除夕、元宵节宫里都没有放烟火,正月十五的灯会因此而逊色不少。
没想到皇上会用这个做为借口。
十一娘有些意外,又见徐令宜并没有因此而轻松起来,困惑道:“有什么不妥吗?至少太后知道皇上的
意思,不能找借口住皇上身边送人了!”
“我倒宁愿她住皇上身边送人。”徐令宜委婉地道,“宫里有皇后娘娘、还有皇贵妃、近日得宠的许美
人……”
的确,皇上和皇后是结发夫妻,而区氏能在短短两年成为皇贵妃,许氏又能后来者居上,只怕都不是什
么好相与的角色。那杨氏女进宫未必能讨得了好。
念头闪过,十一娘心中一动。
杨家在庙堂上一直没有实权。如果太后想在自己死后保住杨家的富贵,唯一的办法就是再与皇室联姻。
在这件事上,太后是不会放弃的。而芳姐儿出阁已经三个多月了,却一直没有喜讯传出来。据说为了这件事
,福成公主曾亲自到慈源寺上香为芳姐儿祈福。
她不由迟疑道:“您是担心皇长子那边?”
徐令宜点头:“皇长子毕竟年轻,万一太后得逞,我怕他一时心软,让杨氏女生下子嗣,那可就麻烦了
!”
有一见钟情,也有日久生情,这种事,还真不好说。
十一娘也觉得这是个比较麻烦的问题。
而徐令宜见十一娘因自己的话苦恼起,笑着安慰她:“你也别担心,我已差人去告诉士锋了。他也不是
吃素的。为了家族的前程,肯定会有一番计较。”
但愿如此吧!
十一娘也没有什么好主意,长叹口气,准备和徐令宜歇下。
有小厮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侯爷,周大人来了!”
两人一愣。
外面已传来靴子摩擦地面的“霍霍”声:“令宜,我有话跟你说!”
竟然是周士铮追了进来。
徐令宜披着衣裳就去厅堂。
过了好一会才折回来。
“怎样?”十一娘迎了上去。
徐令宜神色有些冷峻:“士铮说,与其让杨家的人去服侍皇长子,还不如在周氏亲族中挑个品行出众、
性情温顺之人去服侍皇长子。”
十一娘大吃一惊:“那您的意思……”
“我明天会去见皇后娘娘,把周家的意思告诉皇后娘娘。”
显然是同意这个决定的。
十一娘默然。
芳姐儿才成亲三个多月……
第二天徐令宜去了宫里,十一娘盘坐在炕上绣花。
小丫鬟笑着进来禀道:“夫人,余杭那边有信来。”
十二月中旬罗振兴来过一封信。信中说他们已平安抵达余杭。大老爷为七爷取名叫“振鸿”。
十一娘一扫从昨天晚上到现在都很郁闷的心情,忙地打开了信。
这一次写信的是罗振声。他在信中告诉十一娘,罗四奶奶于腊月初十生了一个女儿。大老爷很高兴,亲
自取了个乳名叫“英娘”。还说家里的人都挺好 ,让她不必挂念等等。
是个女儿!罗家“家”字辈里的长女。
十一娘算算日子,英娘已经满月了。
她叫了琥珀进来,把这消息告诉了她,吩咐她道:“你差人打个赤 金‘万事如意’的长命锁,再打一
对铃铛的脚圈送到余杭去,算是我给 英娘的见面礼。再开了箱笼,把去年夏天宫里赏的那几匹细葛布一并
送过去,给父亲和两位舅老爷等人做夏裳。”
琥珀笑着应声而去。
十一娘去了太夫人那里。
知道罗四奶奶生了个女儿,太夫人不住地点头,笑道:“先开花, 后结果。这孩子来得好!”然后让
杜妈妈拿了二十两体己银子做贺礼,
“到时侯帮我带去余杭。”又吩咐杜妈妈,“跟小五的媳妇也打声招 呼。”意思是要她随礼。
这是给十一娘面子。
十一娘笑着道了谢,在太夫人那里吃了午饭,又服侍太夫人歇下才 回屋。
午时末,徐令宜回来。 十一娘迎了上去:“您吃了午饭没有?”
如果是在宫里吃的,多 半是没有吃饱的。
“吃过了。”徐令宜脱了外衣,“在士铮那里吃的。”
“皇后娘娘怎么说?”十一娘服侍徐令宜净脸。
“皇后娘娘让士铮不用担心。”他擦了把脸,“说皇上心中自有 计较。”
皇上心中自有计较?什么计较?
十一娘听着心中有些不安。
徐令宜却刮了刮她的鼻子:“别担心了。总之是好事。”一改昨 天的凝重,显得轻快而愉悦,还问她
:“今天怎么这样安静?谆哥和诫 哥呢?”
“赵先生回来了。”十一娘道,“淳哥带着诫哥去了赵先生那里。” 徐令宜听着思忖道:“要不,让
诫哥也去双芙院读书吧!这样两兄 弟也有个伴。”
“会不会太早了些?”
徐嗣诫今年才四周岁。
“也不指望他学些什么。”徐令宜道,“先跟着混两年再正式启蒙。” 他是看到春节期间十一娘有事
没事就把徐嗣诫抱在了怀里,还不时 亲两下,从来没有看见她对孩子大声说话,觉得她对孩子太过溺爱,
怕 徐嗣诫成为第二个谆哥。
十一娘没有做声。决定等徐嗣诫回来后好好问问他,看他愿不愿 意和徐嗣谆去赵先生那里再做打算。
不过,她隐隐有种感觉,徐嗣诫应该很喜欢有人做伴。然后把罗 四奶奶生了女儿的事告诉了徐令宜。
“那我们私下多随些礼。”徐令宜笑道,“振声可不比振兴。” 是罗振声手里没有太多的产业吧!
十一娘点头,私下拿了两百两银子过去。
等到下午徐嗣诫从双芙院回来,十一娘问他愿不愿意跟徐嗣谆一起 跟着赵先生读书的时候,他立刻高
声地道:“母亲,赵先生那里有秋 千,还有木马,还有笛子……”
十一娘失笑:“就知道玩!”又敛了笑容,正色地道:“那以后每 天都要早起,刮风下雨、天寒地冻
的时候也不能不去。你可做得 到!”
徐嗣诫连连点头:“我听母亲的话!”
“那好吧!”十一娘笑道,“我会跟你父亲说一声的。”
徐嗣诫就嚷着要去找徐嗣谆:“我要去告诉二哥!”一副迫不及 待的样子。
十一娘笑着摸了摸他的头,送他去了太夫人那里。
太夫人知道了笑着颔首:“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而徐嗣 谆则兴奋地抱着徐嗣诫摇来晃去的,
还道:“我把那个大红色的刻丝书 包送给你。”还道,“比我那个还好。”
徐嗣诫不住地点头:“好啊,好啊!”
太夫人看了呵呵地笑。
这件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徐令宜因此给赵先生双倍的束修。赵先生根坦然地接受。
徐嗣谆开始每天一大早就来叫徐嗣诫一起去上学,然后一大一小两 个身影在一大群丫鬟、婆子的簇拥
下慢悠悠地往双芙院去。
十一娘看着就很想笑。 想起自己小时侯的紧张。
觉得他们不是去上学,而是去打发时间。
没过多久,皇上有旨意下来。
封皇长子为太子,原皇长子妃周氏为太子妃。
十一娘隐隐有些明白,问徐令宜:“那个时候是不是皇上己经打 算立皇长子为太子了?”
“曾在皇后娘娘面前说过这样的话。”徐令宜笑道,“只是事关 重大,不到最后一刻,又怎敢乱说。
”然后道,“所以我说你不用担 心。皇上既然不愿意纳杨氏女,就更不可能为皇太子纳杨氏女了。要 知道
,皇太子可是国之储君,未来的天子。”
是啊,不管太后娘娘怎样打算,皇上不点头,总是行不通的。 十一娘心中微松。
第366章 春事(下)
徐令宜就和十一娘说起徐嗣谕的童试来:“……已经去报了名,二月二十日开考。我会吩咐赵管事陪着他去
考试,吃食、笔墨都不用你操心,你到时候只管送送他就是了。”
十一娘应喏,还是做了个“步步高升”的荷包送给徐嗣谕。
徐嗣谕来给十一娘问安的时候恭敬地道了谢。开考那天挂了那个荷包去了考场。
考了出来,他感觉很不错。到韶华院和二夫人说了半天,二夫人来给太夫人问安的时候也说:“应该问
题不大!”
秦姨娘听了喜出望外,想给徐嗣谕做两件衣裳或是吃食,又苦于没有时间——她好不容易按十一娘的要
求给诫哥做完了鞋袜,十一娘又让她给徐嗣诫做夏衫。
翠儿却想着他去给徐嗣谕送吃食时徐嗣谕苦涩的笑容。
“翠儿姐姐,你跟姨娘说,让她以后别再给我送东西了,也别再管我了。有这功夫,还不如好好服侍夫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