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哦……”众人相互看看,皆垂头无语。此时此刻,刀都压在脖子上了,谁该敢反对?
见无人说话,唐寅点点头,笑道:“这么说你们是默认了。”说着,他看向张至诚,问道:“张大人,你说对吗?”
想不到唐寅会叫到自己的头上,张至诚身子一震,手中的筷子也掉了,他连连点头,说道:“对、对、对,唐大人所言极事,下……下官没有异议!”
“很好!”唐寅放下筷子,挺身站起,幽幽说道:“在君上没有传回旨意之前,诸位就哪都不要去了,暂时留在郡首府吧!”
这些官员里有三水县县守李忠和赤峰县县守杜居仪,控制住他俩,不怕这两县生乱子,控制住副郡守张至诚,便不怕顺州生乱子。
唐寅做事,果断归果断,但也是动头脑的。
他先是对张至诚说道:“你给郡里带兵的统帅下令,让其立刻到郡首府议事!”
张至诚点点头,小声应道:“是!”
随即唐寅又对李忠和杜居仪说道:“你二人也分别给各自领兵的主将下令,让其马上进城,到郡首府商议军务!”
“是……是!”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余合这个郡首都做的如此昏庸,下面的县守更好不到哪去,包括被唐寅接替的那位原平原县县守。
等三人都写完文书,唐寅拿起一一过目,确认没有问题了,这才让手下人将其文书分发下去。
这时,留在城外的邱真一众业已得到消息,没带步兵,直接带着数千骑兵进入顺州,与唐寅汇合。
数千骑兵的到来使郡首府彻底被唐寅控制住,余合的家人们被集中起来,统一关押起来,至于余合的门客以及侍卫们,有灵武修为的逼其吞下散灵丹,没有灵武修为的就地捆绑。
他们行动迅捷,很快就将局势稳定住,而且把消息封的死死的,别说另外两县的士卒没有察觉,就连顺州城内也是风平浪静,没有半点风声走漏出去。
没过多久,郡里的统兵的将领和三水县、赤峰县统兵的将领相继赶到,他们刚进入郡首府,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就被埋伏在周围的暗箭人员擒拿住。
第0152章 斩杀余合
趁着搜查余合官邸的机会,平原军将十余样贝萨城邦的金制器具拿出,当着众多官员的面交给唐寅,表示是从郡首府的银库中找到的。
唐寅拿起一件金器,在众官员面前晃了晃,说道:“怎么样?各位都看见了吧,这就是蛮人送给余合的好处!”
众人当然能认出这些金器都来自蛮邦,但是不是真从余合的银库搜出来的,那就不好说了,不过此时没人敢去质疑唐寅,只是一个劲的点头。
这时,邱真从外面走了近来,装模作样的又拿出数封书信,称是余合和蛮邦私通的证据。
唐寅对邱真说道:“起草一份文书,我要上疏给君上!”
“是!大人!”邱真点头应了一声。
很快,邱真就把文书写好,递交给唐寅过目。
后者接过,轻轻念道:“贼子余合,私通藩蛮,收受财物,引兵入侵,现证据确凿,惟恐事态扩大,故,臣先将其斩杀,望君上体察。现天渊郡无首,有兵不能动,请君上速择人选,亦可速援都城。”
看罢之后,唐寅觉得没有不妥之处,随即还给邱真,说道:“立刻派人骑快马送往盐城!”
“唐……唐大人!”张至诚声音颤抖的低声呼唤。
“什么事?”唐寅转回身,面带疑问地看向他。
“郡里有向都城传递信息的信鸽,唐大人的上疏可通过信鸽传递,两天的时间就能送到盐城,这样可节省不少时间。”
“哦?”唐寅闻言笑了,喃喃说道:“原来还是如此便捷的方法!”
天渊郡距离盐城甚远,传递个消息,至少也得需要十天半个月的时间,有信鸽代劳,这可大大缩短了时间。
张至诚这么提醒唐寅,一是为了讨好,二是他也想尽快知道王廷那边得知此事之后的态度,毕竟现在被唐寅扣押着,性命没有保障,耽误的时间越长,其中的风险就越大。
信鸽传信,如果是普通上疏,那是对君上的大不敬,但若是紧急军情倒可以采取这种方式。将上疏发走之后,唐寅便留在郡首府内,边看押府内的众人,边等王廷的回信。
期间,邱真曾向唐寅建议,把上官元吉立刻调到顺州,接管郡里的一切事务。
唐寅倒是觉得此时王廷还没传回批文,由谁来接管顺州还不一定呢,现在就把上官元吉调过来为时尚早。
邱真对他的顾虑不以为然,正色说道:“大人,不管君上决定由谁来接替余合一职,你必须都得做这个郡守。”
“为什么?”此言一出,别说唐寅不解,其他诸将也是满面的莫名。
邱真幽幽说道:“自大人决定斩杀余合那时起,就等于带着我们走上一条不归路了。若让其他人做郡首,肯定会继续调查余合一事,也很快就会发现其中的破绽,届时大人肯定脱不开干系,所以,无论谁来做郡首,来一个我们就得除掉一个,直至大人坐上这个位置为止,若是引起王廷的不满,前来兴师问罪,我们便只能依仗天关的天险,在天渊郡自立为王了!”
“啊?”此言一出,众人同是一惊。
杀余合,是余合确实有可杀之处,但自立为王,那不就等于造反吗?众人目瞪口呆,一时间有些反应不过来,面面相觑,谁都没有说话。
邱真环视众人,幽幽说道:“余合乃是堂堂的郡首,难道各位真以为说把余合杀了就杀了,日后无人会来调查此事吗?事情败露,不仅大人有罪,你我大家谁都别想脱身,所以说,诸位应该和我一样,若君上提拔大人做郡首也就罢了,若选旁人,我们就得自立为王。”
顿了一下,他的表情缓和下来,悠然而笑,说道:“诸位也不用太担心,天关天险,易守难攻,一夫挡关万夫莫开,只要在天关囤积十万守军,纵然有百万大军来犯也难以攻占!”
唐寅怪异地看着邱真,只听他的口若悬河、夸夸其谈,明显是早有预谋,他当初暗示自己可杀余合就是要硬把自己逼反啊!
这个邱真!反与不反,唐寅并不在意,不过他可不喜欢邱真的自做主张,这么大的事,为何事先不与自己商量一下?现在头已经起了,自己只能顺着他的主张继续做下去,没有别的选择。
看了众人一眼,唐寅暗叹口气,说道:“事情是我做的,与各位没有关系,如果诸位害怕王廷怪罪,现在就可以辞去军务,立刻退出,我绝无怨言,更不会阻拦,各位的意思呢?”
没等旁人说话,上官元让先是哈哈大笑两声,连声说道:“有意思!唐大人,我跟着你干!”他是典型不怕事大的那种人,越是疯狂的事他越是愿意跟着做。
上官元让表态,上官元武和上官元彪两兄弟自然不甘落后,双双说道:“我也愿意追随大人,不管反是不反,都会留在大人身边!”
接着再,乐天、艾嘉、古越、李威、陈放、刘忠胜、程锦等人纷纷拱手说道:“大人对我们有知遇之恩,我们愿宁死相随!”
他们都是由唐寅一手提拔起来的将领,程锦做为暗系修灵者能得到唐寅的重用,感激之意自然不用多表,而乐天、古越等人跟随唐寅已久,从繁华太平的盐城到战乱连连的平原县都无怨言,早已死心塌地的跟着他了。
他们话声刚落,萧慕青紧随其后,立即说道:“大人神武,令属下无比佩服,我对大人忠心可鉴。”萧慕青不会浪费任何拍马屁的机会,即使是表个态,也先对唐寅夸赞一番。
他头脑精明过人,不会人云即云,深知选择立场的重要性,他之所以决定追随唐寅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首先唐寅能认识到他的能力,并给予重信,加以重用,其次,唐寅自身的能力也不凡,而且麾下能人众多,内政有上官元吉,出谋划策有邱真,现在又多出一员大将上官元让,另其整体实力都提升一截,若真能以天渊郡作为起点,日后肯定能有一番大的作为,追随唐寅也能让自己闯出一番大业。
众人相继表态,众将之中只剩下白勇和朱诺这两位平原军的老人,他俩的决定也最为重要,一旦他二人选择离开,那么直接导致的后果便是平原军大乱。
朱诺为人耿直,不会顾虑太多,见众人都表示说愿意跟随唐寅,他也不再犹豫,拱手说道:“属下愿留在大人身边,随大人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辞!”
别看邱真的表情由始至终都很轻松,但心早已提到嗓子眼了,听闻朱诺的表态,他高悬的心顿时落下一半,随后又看向白勇,故作轻松,含笑催促道:“白将军的意思呢?”
现在,只剩下白勇还未说话。
白勇是平原军中少见的文武全才,不仅修为高,头脑也机敏过人,现在的表态将会决定他日后的命运,他不得不慎重考虑。
听闻邱真的问话,白勇嘴角动了动,但最终还是没有说话。
见他为难的样子,唐寅幽幽说道:“白将军不用为难,即使退出,我也不会怪你,现在我们掠获的蛮邦宝物不少,等回到平原县后你去库房挑选一些,卖掉之后可保后半生吃喝无忧!”
唐寅对敌人很残忍,但对麾下的将士却体贴的没话说,他这个人,可以说血是冷的,但心却是热的。
士为知己者死!白勇跟随唐寅的时间也不短了,深知他的为人,等唐寅的话音刚落,白勇单膝跪地,拱手说道:“属下愿追随大人,与大人同生死,共进退!”
“好!”唐寅大喜,跨前两步,伸手将白勇搀扶起来。
至此,唐寅麾下的将领已全部表态,誓死追随唐寅。
这个表态,看似无关痛痒,实则却至关重要,也影响深远。
他们以前虽然是唐寅手下的将领,但效忠的对象是风国的王廷,是风国的君王,和唐寅的关系只是上司与下属,是风国官场上的同僚,但现在表完态后,则代表了他们日后是对唐寅效忠,关系也由上下级变为了主公和家臣。
这个转变,才真正预示着唐寅势力的形成,也为以后的迅速崛起提供了人力上的基础。
接受邱真的意见,唐寅将上官元吉调到顺州,并且举家南迁,把县守府的人全部迁移到顺州,直接住进郡首府内。另外,他又令上官元吉挑选合适的人选,准备替换掉三水、赤峰两县的县守,再给平原县找个新县守。
内政在紧锣密鼓的实施,另一边,唐寅对军务也没有放松,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逼迫被俘的那三名将领交出兵权,只有控制了军队,才能算控制了整个天渊郡。
天渊郡的郡兵有一万人,三水县和赤峰县都只有两个兵团,各两万兵力,加在一起也才五万兵卒,而当初平原县一县之兵就有八万,由此也不难看出唐寅对军事的重视。
第0153章 获取兵权
从三名将领那里逼得兵权之后,唐寅马上将郡军、三水军、赤峰军连同平原军,共近十万的兵力全部投放到天关,加强城防,囤积粮草,做出与王廷长期抗争的架势。
同时,他又下令全郡征兵,把平原军由原来的八万编制扩充到十万,把三水、赤峰二县的二万编制扩充到五万,把郡军的一万编制扩充到三万。如此一来,可保证在天关囤兵二十万,另有三万郡军可做机动。
这时,不管唐寅是被迫还是主动,他是真有心与王廷分庭抗礼了。
不过邱真的担心倒成了多余,半个月后,王廷的史官抵达顺州,并且带来风王的旨意。
风王展华并未对唐寅斩杀余合一事多做查核,或者说他现在根本就无心来管此事,宁国大军四十万人进攻盐城,风国各地纷纷派兵增援,临时凑出二十万的军队,再加上王廷直属军队,联手抗衡宁军,战斗激烈,双方将士死伤无数,展华为此事已忙的焦头烂额,哪还有心思去顾及边远的天渊郡。
展华的旨意只有寥寥数字,上写:“余合乱国,理应当诛,其职由镇北将军唐寅暂任。”
接到这份旨意,唐寅可算是长出一口气,日后他就是君王亲封的郡守,可名正言顺的管理天渊郡。
邱真等人更是欢欣雀跃,现在他们的实力还不强盛,能不与王廷发生冲突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史官将展华的旨意交给唐寅,然后干笑着说道:“唐大人,下官有事请教。”
郡守是地方上的最高长官,即使平调到王庭,其官阶也属高的,而史官只是王廷的下级官员,自然对唐寅十分客气。
唐寅心中愉悦,接过旨意后,含笑说道:“有事请讲!”
“下官在路过天关时,发现那里囤军甚多,不知大人这是用意何为?”史官问的随意,而实际上则是起了疑心,好端端的,在天关这么险峻又重要的关卡大量囤兵,令人不得不怀疑唐寅的用心。
闻言,邱真脸色微变,正要接话,唐寅已笑呵呵地说道:“都城有难,我天渊郡又怎能置身于事外,天关驻扎的将士正是准备前去都城的援军,只是郡守一职空缺,我无权调遣,所以大军才迟迟未动。”
“哦!原来如此!”史官放下心来,连连点头,笑道:“那望大人能早日出兵,解都城之危!”
“这是自然。”
“如此下官就返回都城,向君上复命了。唐大人,下官告辞!”
送走史官,以邱真为首的众人纷纷向唐寅躬身施礼,齐声说道:“恭喜大人高升!”
别看郡首和县首只差两级,但所掌握的实权却相差太多了,天渊郡共三百多万人口,下设三县,分别是平原县、三水县、赤峰县,再加上直属郡里管辖的顺州及周边村镇,唐寅所管理的地盘比之从前扩大数倍。
得到正式的授封,唐寅行郡首的职权,第一次事便是揽权。
他正式撤消三水、赤峰两名县守的职务,由上官元吉推荐的刘封和张庭二人接任,县守有地方实权,必须得由心腹人员接管,至于两县的下属官员,唐寅则接受上官元吉的意见暂时不动,如果将两县的全部官员一股脑的都撤换掉,恐怕会引起两县的动乱惶恐,要撤也得一点点的慢慢来。另外,副郡守张至诚也被唐寅一撸到底,不再给他任何的官职,其副郡守的职位由上官元吉和邱真二人接任,和在平原县时一样,这两人前者主管内政,后者主抓军务,分工明确。
由于麾下多了天渊军,唐寅对麾下将领的职务不得不做出适当的调动。
萧慕青担任平原军统帅,下设十个兵团,白勇担任三水军统帅,下设五个兵团,李威担任赤峰军统帅,下设五个兵团,古越担任天渊直属军统帅,下设三个兵团。原来平原县才五个兵团,五个兵团长而已,而张周又阵亡,只剩下四人,现在兵团数量扩充到二十三个,兵团长和副兵团长的人选极缺,只能从平原军的千夫长中挑选,另外,唐寅还特意从暗箭中选出几名能力出众的暗系修灵者担任兵团长一职,这是暗箭第一次为军方输送人才,也使暗系修灵者正式进入到军方的高层。
余合被唐寅所杀,但府邸并未空出来,他还有百余名家眷关押在郡首府内,这时候唐寅又表现出冷血残忍的一面,一声令下,将余合一家老小百余口人全部处死。
这叫斩草除根。若留下余合的家人,日后没准什么时候就会钻出来为余合翻案,或者寻机找唐寅报复,留下来是麻烦也是祸害,不如来个直接了断,彻底铲灭余合一族,以绝后患,死无对证。
至于余合的门客,全部遣散,余合府上的侍卫、仆人、丫鬟则全部由原县首府的人替换。
自唐寅控制天渊郡那天起,军政两界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大变动,不过因为有上官元吉和邱真二人辅佐,天渊郡并未发生动荡,百姓们也仅仅知道余合通敌,被处死之后其郡守职位由唐寅接管。
郡守府。
唐寅搬到郡守府,范敏自然也跟他过来了,还正好把范家的生意扩到顺州。
郡守府的条件可比县首府要好上太多了,最令唐寅感到高兴的是郡守府里的银库,那里有余合多年来收敛的钱财,数额之大,足足统计了三天,草草清算下来,只银两就有七、八百万两之多,再加上杂七杂八的金银珠宝、古董书画,累计起来超过一千万两银子,这笔巨款自然也就成了支持唐寅扩军的财力基础。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