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娘没有办法回答。

到目前为止,徐令宜给她的指示还是暂时瞒着大家。

罗振兴见妹妹沉默不语,并不惊讶。

十一娘嫁到徐家的日子毕竟还短。这种关系子嗣的事,自然要先商量太夫人……

“十一妹,”他着重地凝望着十一娘,“你现在知道这件事了,如果太夫人和侯爷都有意让孩子认祖归宗。
你会怎么办?”

十一娘听着心中一惊。

自己怎么忘了这一茬。既然罗家已听到了这样的传闻,防微杜渐,总有一番安排。罗振兴一大早的起来,十
之八七是为了这件事。她静静地望着罗振兴:“自然是要听太夫人和侯爷的!”

罗振兴点头,眼底闪过一丝欣慰:“你能这样懂事就好。”

罗振兴一大早起来就是为了交待她这一句?还是罗振兴根本就没有听懂她话里所隐含的意思?

十一娘心底闪过困惑,罗振兴已低声嘱咐她:“只有一件事,你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答应的。”

果然还有后招!


她不动声色,正色地望着罗振兴:“请大哥教我!”

“无论如何,都不能把孩子养在你的名下。”罗振兴目光灼灼地盯着十一娘,一字一句地道,“侯爷想
把孩子领回来,那是人之常情。可要是养在了你的名下,这孩子就占了个‘嫡’的名份,这府里除了谆哥,
就是他了。谆哥排在他前面,自然没什么。可你还年轻,以后会有自己的亲生子……”说到这里,他语气一
顿,“不能让他占了你孩子的名份!”

这孩子与罗家非亲非故,罗家有这样的想法也是人之常情。十一娘能理解。而且,也很赞同。凤卿要是
养在自己名下,他要面对的不仅是嫡子谆哥的猜疑,还有庶长子徐嗣谕的忌惮。如果有一天这些孩子为了爵
位祸起萧墙,那第一个遭殃的就是凤卿。

还好徐令宜没有这个意思!

十一娘长长吁了口气。

转念又想到,既然区家有意散布谣言,徐令宜也应该很快就会知道。 不知道徐令宜会怎样处置这件事?
把孩子送到西山或是送回老家都给人一种欲盖弥彰的感觉,失去了隐瞒的意义。只怕多半还是会养在家里吧
!这样也好。反正太夫人身体还健朗,一时半会这家是分不了的。以五夫人的性格,多半会漠视这个孩子,
到时候挑几个老实本份、心底纯善的人照顾,他应该可以慢慢忘记以前的那悲痛苦吧!

可不管怎样,还是为他以后的命运担心!
而罗振兴见十一娘眼底闪过一丝怅然,还以为她是担心徐令宜要把孩子养在她的名下该怎么办——徐令宜眉
宇间有慑人的威严,十一娘年纪又小,怕他也是常情。

“十一妹。”他徐徐地道,“你也不用担心。要知道,这自古收养外室子一来要宗族同意,二来,还要正室
同意。徐家人少,侯爷本就担了宗主之位,这第一条也就视同虚设。至于第二条。你们本是夫妻,妻以夫为
天,既然侯爷有此意,你如若驳了,侯爷面子上过不去,以后夫妻不免要生分,为了这件事夫妻不和不免不
美。我来给你出个主意,你看行不行?”说是问她行不行,却觉得她不仅年纪小,而且见识有限,根本就没
有征求她意见的意思,直接就打算说了出来,“二房不是没有承嗣的吗?我看,如果侯爷跟你说起这件事,
你不如好好跟侯爷说说。把这孩子直接认到二房的名下。而且还可以对外说,这孩子是从善堂收养的,或是
偶尔拾到的,因有一双酷似徐家人的凤眼,觉得是个缘份,特意抱了回来,准备继承二房的香火。这样一来
,既可以解了你的围,也可以为侯爷分担一二。侯爷听了,想必也会喜欢的。”

于情于理,想的真是很周到。
肯定不是大太太的意思。
大太太决不会顾及她和徐令宜的感情——她和徐令宜的关系越紧张,她在子嗣上就越困难,就越依赖谆哥,
谆哥的地位就越牢固。这正是大太太喜闻乐见的,又怎么会提醒她别因为孩子的事使小性子而影响了夫妻间
的关系?

  看样子,这是罗振兴自己的意思了!

  她不由认真地望着罗振兴,轻轻地喊了一声:“大哥”。

  罗振兴笑起来:“怎么了?”

  “没事!”十一娘也笑,眸子如雨后的初虹,熠熠生辉,“这孩子出身如此卑微,我二嫂不答应!”

  “不答应也没关系!”罗振兴道,“养在姨娘们名下也一样。文姨娘不是没儿子吗?可以养在她的名下
。乔姨娘没有儿子到底心虚。把孩子养在她名下,她才能和乔姨娘斗一斗。要是二夫人那里行不通。你跟文
姨娘提一提。文姨娘是个聪明人,她肯定会想办法的。你别出面就行了。”

  十一娘笑着点头:“我知道了。”

  罗振兴笑了笑:“好了,该嘱咐你的都嘱咐了,我见了侯爷就回去了。”

  十一娘忙叫小丫鬟去请徐令宜。

  罗振兴奇道:“怎么?歇在太夫人那里!”

“太夫人昨天不舒服,留了侯爷说话。”

罗振兴听了若有所思。
难道母子俩是为这件事……

念头一闪而过,去请徐令宜的小丫鬟折了回来:“夫人,侯爷回来了!”

看样子是半路上遇到了!
十一娘“哦”了一声,和罗振兴迎了上去。

一大早看见罗振兴,徐令宜也难掩惊讶:“振兴这么早就来了。屋里说话吧!”

两人到东次间坐下,十一娘亲自沏了茶进去。

罗振兴正和徐令宜说了那些谣言。

徐令宜并没有露出诧异的表情,点头道:“我也听到了。你不用担心,这件事我会处理好的,不会让十一娘
受委屈的。” 罗振兴听着松了口气。

徐令宜是个说话算数的人。既然说不会委屈十一娘,那就肯定不会把孩子养在十一娘的名下。

他得了准信,心里的大石头落了地,和徐令宜寒暄了几句,就屈身告辞了:“……今天准备去个同年那里吃
饭。”
徐令宜也不虚留他,送他出了门,折回来和十一娘到内室说话。

“我是昨天半夜才得的消息。当时我们两家抢孩子的时候柳蕙芳就不知所踪了。这孩子又被他当摇钱树似的
关在屋里养大的,他落魄后又和以前的朋友大多断了来往,知道这件事的人不多。我把孩子接回来的时候就
已派人去善堂给他做了个底根,纵有什么破绽,众口铄金。区家也翻不出什么大浪来。”

“那孩子还送不送到西山去?”十一娘要讨徐令宜一个准信,“要是不送去,我也好安排一下!”

“你安排安排吧!”徐令宜道,“送来送去的,如掩耳盗铃。”

那就是可以留下来了。
十一娘想到凤卿小鹿般惶惶不安的眸子,心中微安。

有小丫鬟进来禀道:“侯爷,周大人来了!”
徐令宜听了对十一娘苦笑:“看样子,大家都知道了。”

第202章 登场(上)

徐令宜一天就在迎来送往中度过,连午饭和晚饭都是外院吃的。

十一娘则和往常一样,先去了太夫人那里。

三夫人早到了,正笑容满面地和太夫人说着话。太夫人看上去精神不大好,心不在焉地听着。

见十一娘进来,太夫人打发了三夫人,留了她说话。

“……那孩子,真的长着一双凤眼?”好像还不相信这是真的一样。

十一娘点了点头。想为凤卿在太夫人面前争取一下。把他身上有伤的事告诉了太夫人。

太夫人半晌没有做声,开口却说起谆哥来:“……明年开春就要启蒙了,我让巍紫陪着他在暖阁描红。

十一娘见太夫人有意回避着这事,也不着急,顺着她的话说:“早点拿笔也好,免得见到先生什么都不
懂,吓着了,反而不愿意学了。”

“正是这个理。”太夫人笑道,“小孩子,占了先机,就会越学越有劲。老四的意思,是想请个先生单
给勤儿、谕哥、俭儿上课,谆哥也跟着三位哥哥一起。可我想,还是去族学的好。勤儿几个毕竟年长,学的
东西多,谆哥跟着,处处被压着,怕他心中畏惧.....”和十一娘说起几个孩子上学的事来。

十一娘陪着说了会话,又和太夫人一起去看了谆哥,然后把太夫人送到了佛堂,这才去了凤卿那里。

滨菊迎了出来:“夫人,东西都收拾好了,随时可以启程了。”

她昨天陪着冬青歇在半月泮。

十一娘点头,和她去了卧室。

凤卿换了南永闺女妞儿的一件桃红色旧绫袄,手脸洗的干干净净的,唇红齿白,像女孩子似的,十分秀美。
冬青正半蹲在他身边和他说着什么。听到动静,他抬脸看见十一娘,立刻将一旁的食盒抱在了怀里,目露警
戒地望着十一娘。

冬青知道是十一娘进来了,忙起身屈膝给十一娘行礼,苦笑道:“夫人,我和滨菊劝了凤卿少爷半天了,凤
卿少爷就是不肯放下食盒。走到哪里带到哪里。我们也没办法了。”

滨菊忙在一旁道:“是啊,夫人。我们都劝了。”

“食盒里还有点心吧?”十一娘想了想问道。

滨菊点头:“还有一包驴打滚,一包艾窝窝,一包豌豆黄。”

这孩子,真是饿怕了!
十一娘叹口气:“把点心拿出来,他自然就会丢了食盒。”然后把凤卿会留在府里过年的事告诉了她们
,“……暂时就住在半月泮。滨菊隔三岔五的来看看,帮个手。”又嘱咐她们,“这边有井,有河,你们一
定要小心,千万不能让凤卿少爷离开你的眼睛。”
两人恭声应“是”,滨菊更是灿然笑道:“西山住着二夫人,规矩大,讲究多,冬青姐姐昨天还担心会
失礼呢!还好不用去了。”
冬青听着脸色微红:“我这不是怕丢了夫人的颜面吗?”
十一娘理解她们的担心。
二夫人看上去高贵典雅,一般的人在她面前都会自惭形秽。
她笑道给她们打气:“该做什么做什么,有什么好怕的。”又催她们,“把食盒里的点心拿出,换到纸
匣子里装了,让凤卿带在身边。”说着,叹着气摸了摸凤卿的头,“以后天天有吃的了,就不会这样了。”
冬青和滨菊笑容渐渐敛去,同情地望着凤卿。
凤卿见大家都望着他,把食盒抱得更紧了。
十一娘不禁微微叹气,蹲下身去帮他整了整衣襟,把他暂时不去西山的决定告诉了他:“……你要听话
,跟着冬青住在这里。要是想去哪里玩,不要一个人乱跑,跟冬青说,让她带你去。”
凤卿听不明白十一娘所说的那些解释,他只知道,他会继续住在这里。

他朝着十一娘点头如捣蒜,笑容灿烂的像六月的阳光,还拿出食盒里的艾窝窝给十一娘吃。
十一娘不要,凤卿却非塞给她不可:“好吃!”十一娘只好小小地咬了了一口,然后趁机把食盒里的
点心换到了纸匣子里。
又细细地叮咛了凤卿、冬青和滨菊几句,去了三夫人那里。

该吩咐下去的事都已经吩咐了,现在只需要应付一下突发事件就可以了,三夫人反而比往日更清闲些。

请十一娘坐到了自己对面,她压低了声音:“怎么这个时候才来。娘没事吧?我怎么看着脸色不好的样
子!”语气里隐隐含着刺探。

十一娘含含糊糊地搪塞了过去,和她说了些过年的事,然后找了个借口回了自己的屋,然后让绿云把绣
花架子搬到了炕,沉下心来开始绣着屏风。

刚绣了几针,有小丫鬟来禀:“国子监钱奶奶来了。”
十一娘一怔。
不知道是有意回避些什么,还是因为有了身孕不方便,自从她嫁到徐家,五娘从来没来过。而她因为
上有婆婆下有夫婿,出趟门不容易,也不曾去看望过五娘。
她想到一大早突然来访的罗振兴……难道她也听到了什么不成?

十一娘思忖着,吩咐小丫鬟:‘快请到东次间喝茶。"
然后到镜台前整了整妆容,去了东次间。

五娘穿了件大红色牡丹花开通袖袄,比上次见到时又丰腴了些,却更显艳丽明媚。

“五姐!”十一娘笑朝她福了福。

紫苑扶着不方便的五娘曲了曲膝,三是回了礼。

十一娘上前扶着她坐到了临窗的大炕上。小丫鬟端了茶来,又亲自接了端给她,这才坐到了她的对面。

“姐姐今天怎么有空到我这里来坐坐?姐夫呢?怎么不一起过来。”

“我倒是想来,”五娘指着自己微微凸起的肚子,“可他不答应。”又道,“快过年了,顺王那里,工部杜
侍郎那里,国子监祭酒那里……都要走动走动。你姐夫忙得脚不沾地。”语气里隐隐含着几分得意。

十一娘笑着顺了她的话说:“这几天虽然没有下雪,可北风刮得紧,姐姐也要吩咐姐夫注意身体才是。”

“那是自然。”五娘表情里有都全几份傲然,“你姐夫,还是小孩子脾气。穿什么衣裳,吃什么东西,全都
要我一手操办。我就是有时想偷个懒,让紫苑服侍一下,他都不依……”眉宇间着几分羞怯地说起来自己婚
后的幸福生活。

十一娘和以前一样,静静地听着,露出得体的微笑,不时插两句好让她说的更尽兴。

不一会,话题就转到了孩子身上。

五娘朝着十一娘使眼色,示意她让身边服侍的人都出去。

十一娘看着明了——她肯定也听了那些流言蜚语。

只是不知道她是自己想来的呢?还是受钱明之托来的?

十一娘思忖着,遣了屋里服侍的。

“十一妹,”她望着十一娘的目光充满了同情,“你可知道,侯爷在外面养了个外室,还生了个儿子…
…”

虽然版本略有不同,但内容基本是一样的。

十一娘和五娘一向话不投机,自然不想和她多说。只道:“大哥一大早来过了。他都跟我说了。”

五娘很是吃惊。 昨天钱明一听到消息就商量她:“……十一妹在内院,这件事只怕还不知道。你明天一
早就去永平侯给她报个信,和她说说体己的话。”
她还记得自己一听就急了:“怎么会出这种事?得赶快告诉父亲和大哥一声才是,他们也好早做打算。“
“你啊!“钱明听了直笑,“怎么像孩子似的,做事顾前不顾后。”
她听着愕然。
钱明已笑道:“你想想,徐家出了这样的事,一般的人哪里能说得上话。你却不同,和她是一个屋里长的姊
妹,我们开干果铺子的时候,人家侯爷又是出力又是出钱的。就是投桃报李,我们也要去看看才是。何况我
们还准备和文家的人合伙生意,到时候求十一妹的地方多着呢?你趁着这机会和十一妹多多亲近亲近,只有
好处,没有坏处。”


她听着不免心动。
钱明在一个酒宴上认识了文家的三爷,文三爷听说钱明娶的是罗家五小姐,很是亲热。后来知道钱明手头不
活,拿出宣同府打的五千担粮食的欠条:“……我只收二千八百担的盐引,其他的都是你的。”钱明很意外



文三爷只说:“你回去好好合计合计。”钱明后来一打听,五千担粮食换成盐引,除了各路孝敬的,最多也
就能落三千两百担出来,可要是有宣同总兵出面,损耗最多在五百担粮食,余下的,都是自己赚的……
上次开干果铺子,把她亏怕了。

要不是收手早,把铺子转出去小赚了一笔,如果等到明年铺子租赁到期,只怕五百两银子要亏个一干二净。


这种不用出本钱只赚差价的生意最适合他们。


只是,想要做成这桩买卖,却非得与宣同总兵范维纲交好的徐令宜出面不可。偏偏他们又找不到一个合适的
机会跟徐令宜,这件事就这样拖了下来。

现在徐家出了这样的事,十一娘如果知道了,肯定很是彷徨无助。

Prev | Next
Pg.: 1 ...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 227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