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颤声说道:“回禀殿下,他们他们应该都去了郡城玉井,之所以把我们留下,是因为我们都是亭口城的本地人,而且又是老弱病残,打不了仗,余先生还说说风国要吞并安国,会假装仁慈,施以仁政,只要我们主动投降,便不会滥杀!”

  听闻这话,齐横等人纷纷皱起眉头,唐寅也微微眯了眯眼睛。他不动声色地含笑问道:“老哥所说的余先生是?”

  “余先生是川地过来的游侠,城主对他马首是瞻,首次的守城战,就是由余先生组织的。”

  齐横忍不住插口问道:“偷袭我军后勤补给,后来又趁夜偷营,行刺刘将军这些事,也都是他搞出来的?”

  那老兵怕极了齐横,听他发问,本就没站直的身子又软了下去,跪坐在地,连连点头应道:“是是的,那那都是余先生的主意!”

  “可恶!他叫什么名字?我必斩此贼!”齐横恨得牙根痒痒,咬牙切齿地问道。

  “余先生的名讳,小人也不知,只知他是川国的游侠。”老兵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小声说道。

  唐寅拍拍老兵的肩膀,示意他不必害怕,他问道:“听说,亭口城内的守军里,混有很多游侠?”

  “是的,殿下!”

  “大概有多少人?”

  “小人不清楚具体的人数,但感觉总有个二、三百人。”

  竟然有那么多游侠!唐寅吸气,看来自己先前还真是小看了暗影回传的情报。他边寻思着边随口问道:“都是哪的人?”

  “哪的人都有,听说话的口音,即有安国的,也有宁国、莫国、桓国、川国的!”

  “他们现在都在郡城?”

  “这小人也只是听说,至于到底在不在郡城,小人也不确定。”

  感觉老兵所言还算诚恳,唐寅点点头,不再继续追问,他指了指那些被俘的安兵,向齐横说道:“收掉他们的盔甲和武器,然后,把他们都放了吧!”

  他不知道老兵口中的这个余先生到底是个什么人,不过,此人倒是很有眼光,在安地,他的确要施仁政,对于生性贪图安逸的安人而言,即便不采用高压的手段他们也不会起来反抗,施仁政,反而更容易得到安人的心,让他们能心甘情愿地归顺风国。

  “大王,现在就把他们都放了,是不是有些不妥!”万一他们再聚在一起和己方为敌怎么办?齐横心存顾虑。

  唐寅不以为意地说道:“只是些老弱残兵,不足为虑,按照我的意思去做吧!”

  “是!大王!”齐横拱手应了一声。

  这次的攻城战,和上次截然不同,风军未费吹灰之力便把亭口打了下来,不过所得到的也近乎是座空城,精锐的守军以及混入其中的游侠跑得一干二净,连银库和粮仓都是空的。

  虽说大获全胜,但风军上下却没人能高兴得起来,与其说是己方打下的亭口,倒不如说是敌人主动让城。

  深感受了安军戏弄的风军将领们纷纷向唐寅请缨,要求立刻挥师南下,直取川口郡的郡城玉井。

  不过,唐寅所考虑的问题要比下面的将士们多得多,在他感觉,安军先是坚守亭口,而后又放弃亭口,并不那么简单。

  风军攻占亭口之后,唐寅也移驾住进了城内的城主府。深夜,万籁俱寂,唐寅的书房里还亮着灯。在房中睡不着觉出来散心的任笑路过这里,怔了一下,随即走了过来。

  看到阿三阿四二人守在房门口,他上前低声问道:“殿下还没有睡吗?”

  “啊,是任公子!”阿三阿四拱手施了一礼,说道:“大王还在处理军务。”

  “我进去看看。”任笑说了一声,随即走进房中。唐寅和任笑关系亲近,而且他也交代过阿三阿四,任笑若来找他,可无须通禀,直接放行就好。

  任笑进入书房,抬头一瞧,只见唐寅正坐在桌案后,正聚精会神地看着地图,守在一旁的尹兰这时候已疲惫地坐在一旁,脑袋顶在桌案的一角,正打着瞌睡。

  “已经这么晚了,殿下怎么还未休息”任笑疑问道。

  他话还没有说完,唐寅已嘘了一声,接着又向一旁的尹兰努努嘴。任笑会意地一笑,有时候看唐寅粗枝大叶,粗野豪放,有时候他又细心得很,很体贴身边的人,这一点,也是他欣赏唐寅的地方之一。

  他放轻脚步,来到桌案旁,低头看看上面铺的地图,喃喃道:“是川口郡的地图。”

  唐寅点点头,表示没错。任笑不解地问道:“殿下,这有什么好看的?”

  “我总感觉有哪里不对劲。”唐寅的目光落在地图上,边轻轻敲打着额头,边低声说道。

  “不对劲?”

  “是啊!”唐寅说道:“如果说安军不想坚守亭口,那么,在一开始的时候他们就应该放弃,可他们偏偏在亭口布置下精锐,如果说他们要死守亭口,那为何后来又要悄悄撤走呢?”

  听他这么一说,任笑也觉得此事怪异,他沉吟半晌,喃喃说道:“会不会是安军方面得到殿下前往川口郡的消息,自知不敌,所以才被迫撤离亭口?”

  “当然也有这个可能,不过,我倒是觉得安军是在故意拖延时间。”

  说着话,他又看向地图,继续道:“川口郡境内多山多林地,适合打伏击的地点有很多,安军会不会是利用亭口来拖慢我军,为后方的埋伏争取时间?”

  任笑听得认真,同时也在连连点头,等唐寅说完,他正色道:“殿下的顾虑很有道理,我觉得这个可能性也很大。”

  唐寅的手指在地图上来回划动,说道:“从亭口到玉井,需要路经赤沟,这一大片的山脉,即便只看地图就觉得不好走了,如果我是安军的主将,定要在此地设伏,打进犯之敌一个措手不及!”

  任笑注视着唐寅手指的地方,缓缓地点下头,说道:“据报,川口郡的安军只有不到五万人,只这点兵力,若按照常理推断,绝不敢主动出击,如果是逆其道而行之,确实能打我军一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唐寅打了个指响,笑道:“任兄真是越来越像一名统帅了,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在风国做个军团长来试试?”

  任笑忍不住仰面而笑,摆手说道:“殿下还是饶了我吧,现在让我纸上谈兵还行,领军打仗,还差得远呢。”

  “可以慢慢学嘛,谁都不是一生下来就会统兵打仗的。”唐寅随口说了一句,也不他,手指轻敲桌案,回归正题,说道:“赤沟这一带,我必须得严加盯防,要把天眼和地网的兄弟都调过去才行。”

  在军事战术的部署上,任笑插不上话,这方面,他和唐寅比起来相差甚远。

  原本正打瞌睡的尹兰听到天眼和地网的名字,身子一激灵,立刻醒来,睁开睡得朦胧的眼睛,茫然地看向唐寅,下意识问道:“天眼和地网怎么了?”

  唐寅和任笑相视而笑,后者抽出手帕,递给尹兰,说道:“姑娘,虽说现在没有外人,但脸上挂着口水总是不雅观。”

  尹兰下意识地摸摸自己的嘴角,玉面顿时变得通红,哪里还好意思去接任笑的手帕,急忙抬起袖子往嘴角处抹了抹,而后又满面涨红地看眼唐寅,垂下头去。

  唐寅含笑解释道:“我担心安军会在赤沟一带设伏,所以打算派天眼和地网先行过去打探。”

  “暗影也可以去的。”尹兰立刻抬起头来,看向唐寅。

  “暗影有暗影的事要做,各司其职就好,如果暗影把别人的事都抢着做完了,那它也不会太长久了。”唐寅别有深意地说道。

  第1634章 大海捞针

  天眼、地网、暗影都是情报结构,但职责不同,前两者是对外,后者是对内,之间并不存在竞争,不过,天眼和地网的名声太盛,暗影视其为目标倒也是很正常的事。

  尹兰没太明白唐寅的意思,不过她可听出了唐寅话中警告的意味,她吐了吐舌头,不敢再多话。

  在唐寅的授意下,乐天和艾嘉分别派出各自的精锐探子,前往赤沟一带打探。

  赤沟是川口郡中北部那一大片山区的地名,此处山多地险,又长满丛林,确实适合布置伏兵。

  天眼和地网的探子人数并不少,可进了赤沟之后,感觉自己就像是沙砾掉进了大海一般,渺小到微不足道。

  赤沟的山区实在太大,丛林也实在太多太茂密,想要从中查探出敌情,无疑如大海捞针。

  数以百计的探子在赤沟足足打探了五天五夜,结果是毫无收获,没有发现任何敌军,甚至连个人影子都没看到。

  最后,天眼和地网的探子只能如实回报,未探到敌情,不过,这并不表示赤沟地区一定没有敌军的埋伏,毕竟他们所查探到的地方很有限。

  如果让探子们无休止地打探下去,估计得花费数月的时间才能把赤沟的情况打探明白,唐寅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二十多万的大军也不可能在川口郡耗那么久。

  在天眼和地网传回情报的第二天,唐寅下令,全军开拔,向赤沟方向进军。

  唐寅一声令下,全军上下齐动,第九军和新军浩浩荡荡离开亭口,奔赴赤沟。

  等风军抵达赤沟附近后,全军暂时驻扎下来,唐寅把齐横和代理刘彰职务的白安、阎炎找来,商议己方大军如何来通过赤沟。

  “赤沟一带,多山地丛林,极易设伏,安军若想与我军一战,这里就是最佳的战场。”

  唐寅向齐横、白安、阎炎招了招手,让他们三人凑到自己近前,然后展开天眼和地网探子绘制的简易地图,说道:“赤沟的山路崎岖,而且多为险路,并不好走啊!”

  地图很简单,只是把赤沟内的道路大致标注出来,短短的几天时间,天眼和地网探子也不可能绘制出更详细的地图。

  齐横、白安、阎炎三人看得认真,边听着唐寅的讲解,他们也边点头。

  唐寅继续说道:“所以说,赤沟并不适合大军行进,我想让将士们分批分次的通过赤沟,一旦哪一部分遇伏,也好能有个照应,不至于全军陷入被动,首尾难顾。”

  “大王所言极是!”齐横、白安、阎炎都认为唐寅所言有理。

  齐横自告奋勇地拱手说道:“大王,就让我第九军打头阵,先行通过赤沟吧!”

  唐寅冲着他叱牙一笑,摇头说道:“恰恰相反,我打算让新军弟兄打头阵。”

  齐横急忙追问道:“大王,这是为何?”

  唐寅说道:“我不是说过吗,赤沟一带,多山地丛林,一旦遇敌,你第九军的战力能发挥得出来吗?”

  白安和阎炎大点其头,前者接道:“大王说得没错,要过赤沟,还得用步兵打头阵。”

  齐横狠狠瞪了白安一眼,随即说道:“大王,你也说了,赤沟极易设伏,对付伏兵,没人能比我们第九军在行。赤沟地势那么险峻,若有伏兵,也不可能布置大型的武器,所以伏兵肯定要靠弓弩来攻击,大王,应付弓弩,我第九军可是当仁不让啊!”

  仔细琢磨齐横的话,唐寅觉得他说得也对,敌军若在丛林中设伏,还要避开己方的探子,不可能携带抛石机和破城弩那种大型的器械,而对第九军能构成威胁的,恰恰是这些,如果只用些弓弩来攻击第九军,那就如同是隔靴搔痒,没有多大的危害。

  见他久久未语,态度似乎有些软化,齐横忙又说道:“大王,你就放心吧,这次我第九军打头阵,若没碰上敌军,那算他们的运气,若是碰上了,嘿嘿,我就率领弟兄们杀他们个片甲不留!”

  “呃”唐寅依旧沉思不语。齐横见状,急得脸红脖子粗,继续说道:“大王,敌军当中不是游侠多吗?我想他们要设伏,其中肯定也有大批的游侠,以我第九军的重甲,有多少游侠来袭都不怕!”

  齐横口若悬河,一再请求打头阵,最后他把唐寅的心也说活了,后者思前想后,最终点了点头,说道:“好吧,齐横,这次就由你第九军来打头阵,无论有没有遇敌,只要你能开个好头,把全军将士顺利带过赤沟,我便记你一大功,回都之后,官复原职!”

  听闻这话,齐横的两眼都放出光芒,乐得差点一蹦多高,他单膝跪地,插手施礼,大声喝道:“大王尽管放心,末将要是未能通过赤沟,就提头回见大王!”

  唐寅仰面而笑,这就是他喜欢齐横的地方,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对手、敌人,都能保持昂扬的斗志,信心十足,从骨子里流露出那股舍我其谁的劲头,这对全军将士士气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

  他扬头说道:“去吧,我等你的好消息,对了,多带些地网的探子,时刻保持联系,利用好地网的猎鹰,也能起到提前示警的作用。”

  齐横喜笑颜开地站起身,重重地点头,说道:“多谢大王提醒,末将知道了。”说完话,他再次拱手施礼,而后迫不及待地转身走了出去。

  在齐横的一再要求下,唐寅决定派第九军先行通过赤沟。十万的重装骑兵,走进崎岖狭窄又复杂的山路当中,头军和尾军之间的距离都拉出有十多里地之遥。

  第九军的两位副帅叶堂和高宇找到齐横,向他建言,这样行军不妥,己方大军的队伍被拖得太长,一旦遭遇大批的敌军,全军的战力根本无从发挥,他二人提议,全军以兵团为单位,分梯次行进。

  齐横倒是满不在乎,首先他不太相信赤沟会有伏兵,其次,就算有伏兵他也不怕,第九军可是重装骑兵,就算在山路当中不适合骑兵的冲阵,但重装盔甲都还在,有敌军又能奈他们何?

  不过,在叶堂和高宇的一再请求下,齐横最后还是把第九军分成了三个梯队,第一到第三兵团为前军,第四到第七兵团为中军,第八到第十兵团为后军。

  他原本想率前军打头阵,但叶、高二人执意不肯,他是全军统帅,理应坐镇中军,指挥全局,哪有去打头阵的道理?

  在他二人的软磨硬泡下,齐横无奈,只好同意他俩的意见,让叶堂率领前军,高宇统帅后军,他则留在中军。

  赤沟地区太大,道路也不好走,按照第九军的行进速度来推算,全军要通过赤沟,至少也得花费三天的时间。

  第一天的行军,风平浪静,不过第九军还是有伤亡,倒不是碰上了敌人,而是因为山路太难走,一不小心就会发生坠马甚至坠崖的现象。

  下面的兄弟们没能轰轰烈烈的死在战场上,却折损在这种毫无意义的意外中,齐横颇感痛心,经过一番仔细研究,他灵机一动倒是也想出个‘好注意’。

  他让将士们以小队为单位,用绳索把一小队的人都连在一起,这样就算有人不小心坠崖,其他的兄弟也能把他拉住。

  第二天行军,齐横的办法立竿见影,第九军将士再没有发生坠崖的情况,得到各兵团的回报后,齐横乐得嘴巴合不拢,也颇感得意,自己的头脑也是很灵光的嘛,看以后谁再敢说自己只是个有勇无谋的武夫?

  当日无话,转眼到了第三天。

  这时候,第九军已通过赤沟大半的路程,别说没遇到过伏兵,一路上,连个鬼影子都没碰到。照现在这样的速度走下去,估计到明日中午便能行出赤沟。

  齐横心情大好,派人传令前军的叶堂,让他加快行军速度,今天晌午之前,无论如何也要通过大黑谷,并且提醒叶堂,多加小心。

  大黑谷位于赤沟南部,是一条两面有山的大峡谷,这里也是最适合设伏的地方。

  未打仗的时候,这里就不太平,多藏匿山寇、马贼,打劫过往的行人、商队,现在第九军通过此地,当然不怕山匪,不过,敌军也很有可能会在此地埋伏。

  即便没有齐横的提醒,走到大黑谷这样的地方叶堂也会提起十二分的精神。

  他先是让地网的探子放出猎鹰,看看峡谷的两侧有无伏兵,而后又派出一股小股骑兵,先行一步穿过峡谷。

  地网的探子没有查出敌情,小股的骑兵也安然无事地通过峡谷,至此,叶堂才下令,前军将士全速行进,以最快的速度冲过去。

  进入峡谷当中,人们明显感觉到眼前的光线昏暗下来,两侧的高山把阳光完全遮挡住,此地名为大黑谷,倒也是地如其名。

Prev | Next
Pg.: 1 ... 889 890 891 892 893 894 895 896 897 898 899 ... 1114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