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雇佣军的传奇历史
2015-09-04 10:03:28 -0400

“雇佣军”,是英文(Mercenary)与“惟利是图者”的同义词,中国古语“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正是对这类人的生动描述。从古希腊时代开始,雇佣军就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以“战争”和“冒险”为职业,开始出现在世界舞台上。到了19世纪初期,英国向外扩张时使用了大量的雇佣军。他们打仗时是军队,掠夺资源和进行商业合作时就以公司的面目出现。

从古罗马军队中的野蛮人到后殖民主义时期被流放到非洲的欧洲囚犯,雇佣兵一直以来都被看作是一群“要钱不要命”的乌合之众。在很多人的理解中,雇佣兵给其他人带来的只有死亡和痛苦,而促使他们打仗的惟一动机就是钱。

亚细亚的山丘荒芜而冷冽,一支衣衫褴褛的希腊军团在艰难跋涉。他们不知道走了多少路,也不知道前面还有多么遥远。季节已经进入了寒冬,他们依然穿着夏季的军服,而且,每一个人都饥肠辘辘。但是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希腊战士没有一个放弃手中的武器。在他们的后方,不时爆发激烈的战斗。那是追兵在和军团的后卫线交锋。这样的战斗,每次的结果都是一样——对手丢下几倍的尸体铩羽而归。最终,几十倍的敌军没有人再敢靠近,他们只敢远远地跟随着希腊人的身影,发出低低的咆哮。没有一个希腊战士回顾,他们只是奋力向前。

突然,队伍的前方,尖兵们发出一阵吼声——“海,海!”

每一个战士都开始奔跑,大地在他们脚下颤抖,敌人诧异地停住了脚步。在他们的前方,嶙峋的山路忽然中断,迎面是大海的波涛。大海虽然无垠,对面就是故乡。希腊人忘记了一路的困苦艰难,开始一起振臂高呼——“海,海!”

这段文字,描述的是为波斯王小居鲁士服务的希腊雇佣军团的故事。他们的雇主已经或死或降,浴血奋战没有换来一个金币,希腊人却开始了一场震惊当世的远征,最终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之下成功回到故乡。此时,已经有一半战士倒在了回家的路上。忠诚,战斗,回家,视死如归,这个故事被传诵千年,成为雇佣军的心中图腾。常常有雇佣军老兵讲述他们祖先的这段传奇经历时热泪盈眶。
为战争而生
然而,真实的雇佣军却与这样的浪漫几乎不搭界。那支传奇的希腊雇佣军兵团,在返回故乡的伟大远征中,也因为在当地的烧杀抢掠而著称,甚至,他们也并不是那么有原则,也与敌人进行过归顺的谈判,只是因为对方缺乏诚意而破裂。之所以他们的故事被描述得如此绘声绘色,是因为这支雇佣军的首领色芬诺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也是一名历史学家,他把这次远征的历程写成了极具文学风采的巨著《长征记》。历史学家当然把自己写在了正义一方,却在雇佣军的形象问题上误导了无数读者。
雇佣军,是一个特殊的集团。他们从来不喜欢和平,因为没了战争,也就没有了他们生存的空间。一个现代雇佣军老兵这样说——我可以服务于里根,也可以为卡扎菲卖命。雇佣军自古以来就是没有信仰的武士,他们为战争而生,在战争中寻找雇主并用杀戮换取报酬。在英文中,雇佣军(Mercenary)一词还有一个含义是“有奶就是娘”。在今天的世界上,雇佣军更是作为战争贩子而臭名昭彰。因此,在日内瓦公约第四十七条关于保护战俘和交战人员的规定中,对于雇佣军有着明确的规定——“外国雇佣兵不应享有作为战斗员或成为战俘的权利。”国际社会这种对于雇佣军的排斥态度,使这个集团变得更加凶残和没有原则。

尽管名声并不太好,但古今中外,雇佣军却在历史的片段里几乎无处不在。以我国而言,在太平天国起义中,双方都曾经使用西方雇佣军,而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战斗中,“国姓爷”郑成功身边的亲兵卫队中还有一支纯粹的黑人军团和一支葡萄牙人火枪队。

那么,这个特殊的为战争而生的集团,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典型的“唯利是图者”
如果追溯雇佣军的历史,可以一直上溯到克里特文明的时代。或许因为上帝的偏心,并不是每个国家和民族都得到了平等富饶的土地。于是,一些贫瘠而彪悍的民族便选择了以出卖武力为生,最早的雇佣军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军人登上了历史舞台。例如,前面提到的色芬诺那支为小居鲁士服务的希腊军团便是如此。这些职业军人,把为雇主作战变成了一种专业工作,以勇武自相标榜,一代又一代承载和发展出自己独特的军事文化。他们为了获得战争的赏金而浪迹天涯,在雇主的指挥下参加各种与本民族并无关系的战争。

此外,还有一些正规部队的军人,由于种种原因无法继续为其祖国效忠,在别无谋生之计的情况下,也加入了争夺战争赏金的行列。公元前54年,曾镇压斯巴达克斯起义的古罗马执政官克拉苏率军进攻帕提亚,他麾下的东征兵团在伊朗的卡莱战败,克拉苏本人阵亡,其残部回国的道路被切断,于是被迫加入了雇佣军的行列。

能够充当雇佣军的民族都有尚武的传统,但仅仅尚武无法使他们获得雇主的合同。他们通常都经历过清教徒式的严格训练,有丰富的战斗经验,并在征战中建立信誉。有些雇佣军集团一直把自己的荣誉维持至今。今天教皇所在地梵蒂冈大公国自己没有军队,戍守此地的便是教皇的瑞士卫队。1527年5月6日,瑞士卫队为履行职责掩护教皇撤离而进行了惨烈的战斗,189名士兵中有147人阵亡。战斗力极强的瑞士步兵队从中世纪便是教皇最忠诚也最强悍的近卫军。这些雇佣军的彪悍有时候连雇主都会为之震惊。西班牙军队中,曾有一支专门从非洲摩尔人中招集战士的外籍军团,是佛朗哥发动军事政变时的主力。这支部队作风异常凶猛好斗,在战斗中从来不留俘虏。上个世纪初,西班牙陆军总监里维拉将军到外籍军团所在前线视察。为了表达对这位将军的敬仰和服从,每个列队迎接的外籍军团士兵都用枪尖挑了一颗敌人的头颅。结果其血腥几乎把里维拉将军吓得当场昏倒。

传统的雇佣军大多在战场上有独到的战斗力,但并不是每支雇佣军都具有同样水准的节操,确切地说,作为典型的“唯利是图者”,能像瑞士卫队那样保持忠诚的堪称绝无仅有,因为雇佣军的出身造成他们作战的惟一动机就是利益,在利益面前,这些没有祖国的军队几乎没有底线。他们会一面用希腊军团的远征点缀自己的形象,一面在历史上一次次证明他们没有什么不可出卖的。雇佣军这个集团从诞生开始便伴随着欺骗,背叛,尔虞我诈,这一特点一直延绵至今。

公元476年,雇佣军首领奥多亚塞逼迫西罗马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退位,西罗马灭亡

古代雇佣军最初的叛变,多半伴随着雇主的毁约或拖延交付酬金。但公元476年他们的一次行动,却传递出另一种信息。这一年,日耳曼雇佣军首领奥多亚塞发动政变,废黜了雇主,即罗马皇帝罗慕洛·奥古斯都,曾经显赫一时,威震欧亚非三洲的西罗马帝国就此灭亡。这次政变颇有雇佣军特色,因为和大多数政变者目的在于取而代之不同,奥多亚塞对当罗马皇帝没什么兴趣,而是转奉东罗马帝国皇帝芝诺为主,自己继续东征西讨的战争生涯。他虽然此后取得一系列胜利,但最终仍和很多雇佣军首领一样死于雇主设下的诱杀之局。然而,无论如何,雇佣军在这一时刻开始显现出改变历史的能力。演变至今,便是“雇佣军”一词与政变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很多地区动荡的根源,也显示了“雇佣军”独特的政治影响力。

版画,描绘1848年革命中,杜伊勒里宫遭到围攻,瑞士卫队向民众开枪,双方展开激战,死亡惨重

为某些政治势力干“脏活”
2007年10月13日,78岁的鲍勃·德纳尔因老年痴呆和心脏病在巴黎去世。附近的居民形容他是一个“一头白发、穿着长衫的老头,除了走路一瘸一拐,偶尔跟邻居吹牛说他多次受伤和身上无数的疤痕的经历之外,他跟其他邻家的慈善大爷没啥两样。”

然而,就是这个“慈善大爷”,在整个非洲大陆却令人谈虎色变。鲍勃·德纳尔是现代雇佣军中一名经典式指挥官,他的真名叫吉尔贝·布尔若,只是因为“鲍勃·德纳尔”这个假名的知名度太高了,所以,包括他本人都更加认可这个假名。他在1961年从法国军队退役后即参加雇佣军,活跃在从津巴布韦到刚果的广袤地域。在长达三十年的雇佣军生涯中,他曾经策划和积极参与了二十次军事政变,令当地政府极度恐慌。德纳尔的雇佣军生涯凸显了在当今时代,雇佣军的政治色彩越来越浓厚的特征。

之所以说德纳尔的雇佣军行为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一方面因为他指挥的政变行动多半带有清晰的政治目标,显然并非仅仅是为了钱;另一方面是因为他本人晚年曾经说过,法国政府对于其所进行的军事行动“当面批准开绿灯是不可能的,但密室中的点头肯定是存在的”。这段略带得意的自述,证明公众的猜测颇有道理。德纳尔在非洲呼风唤雨三十年并非仅仅凭借其骁勇善战,而且常在危急关头得到法国正规军的帮助得以脱险。他因为在科摩罗发动政变并涉嫌杀害该国总统,两次被判有罪,却没服过一天刑。甚至他在缓刑期间还溜出法国,再次到科摩罗发动过一次政变。舆论界普遍认为德纳尔的雇佣军背后受到法国的支持,以保持法国撤离原非洲殖民地后对当地的影响。实际上,人们发现德纳尔不但与法国一些秘密机构有密切联系,甚至曾经为中央情报局也干过“脏活”。其“有奶就是娘”的形象背后,暗藏着某些国家对这些黑色军人的纵容和利用。

这种纵容利用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凶残的雇佣军令当地试图宣泄野心的政客们找到了暴力解决问题的底气,而带来许多不必要的战争。同时,雇佣军通常没有道德底线。德纳尔在科摩罗的政变中曾杀死自己的雇主、该国总统萨利赫,并在拥立一名傀儡总统之后,实际控制该国达二十年之久,被称作建立了第一个“雇佣兵国家”。这些雇佣军在当地很快开始了花天酒地的生活,仅德纳尔本人,就在当地娶了六个妻妾,留下了八个孩子。

非洲一名报界人士评价,对德纳尔来说,可能最为古怪的就是这样一个给人类带来诸多灾难,恶贯满盈的家伙,虽然多次受过重伤,一次次遭到追杀,居然能得到善终。

德纳尔只是这种政治雇佣军的一个典型,在乌克兰,在利比亚,在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到处可以看到德纳尔同行们的身影。他们实际上是某些政治势力的代理人,当他们的雇主不好、不便、不宜出动正规军的场合,为其充当实现其政治目的的开路先锋,或助其料理不好处理的善后工作。

在整个非洲大陆令人谈虎色变的鲍勃·德纳尔

出自海豹突击队的“黑水”
2014年5月9日,美国联邦上诉法院对一名黑水保安公司职员正式起诉,原因是他和他的同事们2007年在伊拉克巴格达射杀14名无辜平民。当时,被告正作为伊拉克政府国务院车队的警卫护送要人通过当地一个广场。这个所谓黑水保安公司,实际便是美国一个重要的雇佣兵组织,它的创始人普林斯是美国特种部队海豹突击队的成员,黑水保安公司的职员,大多也出自于美国特种部队。这起案件发生时,正是美军不断表态退出这个海湾国家的时候,而伊拉克政府明显自己不具备充分力量来保护自己。这样,披着民间外衣的黑水保安公司便及时出现了。他们不是美国军人,却拥有比普通军人更加强悍的战斗力。当然,这家公司的雇员也付出过惨重的代价,他们在伊拉克和索马里都曾遭到袭击并付出生命代价。2004年3月31日,4名黑水保安公司职员的汽车在费卢杰遭到袭击,车辆被毁,人员被杀,其尸体被当地人在街道上拖行。前不久,俄罗斯和德国媒体先后报道,这家因名声不佳改名“阿凯德米”(Academi)的黑水公司派遣了四百名雇员前往乌克兰,参加当地内战,已经与反政府武装的雇佣军发生了交火冲突。

耐人寻味的是,就像在乌克兰发生的那样,在现代一些局部战争的战场上,往往交战双方都会使用雇佣军,官兵来源五花八门。日本记者加藤健二郎曾在前南斯拉夫地区采访了在当地参加战斗的日本雇佣军士兵。当时日本政府的态度是坚决追随美国的身影,但这一点不妨碍参加雇佣军的日本兵在塞尔维亚一方作战。看似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雇佣军伯仲之战,其战斗结果却早在枪声响起前被猜出——既然雇佣军打仗只是为了利益,那么,自然是更财大气粗,更有势力一方的雇佣军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假如出现意外怎么办?那至少也会给强势雇主提供直接干涉的借口,结果仍然不言而喻。

如黑水公司这样的公司,还有四五家,几乎都有美国或欧洲国家军方背景。

2007年,法国阅兵。来自世界156个国家的法国外籍军团

取得“身份”的法国外籍军团
当这些单打独斗、组织松散的雇佣军在全球不断上演生死时速的同时,另一些雇佣军则逐渐在正规军中取得了一席栖身之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法国外籍军团。

法国外籍军团,其始祖是1831年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普成立的常备编制外籍军团。这一部队专门征集外国人入伍,条件是相对优厚的薪金和法国绿卡。这样的双管齐下显然很有效果,目前该军团有100多个国籍的士兵,官兵约8000人,他们的军籍隶属于法国陆军,但新兵不必对法国宣誓,而是对外籍军团宣誓:“军团就是我的祖国。”他们虽然穿着标准法国陆军制服,但通过某些特别的配件,显示了自己的特殊地位,最著名的不同就是他们头戴白色高顶军帽,上面刻着该部官兵的标志——丹茹上尉的义手。1863年4月30日,在墨西哥卡梅隆高地,法国外籍军团的65名官兵抵挡了2000名墨西哥士兵的进攻,战斗到最后一人,指挥官便是这位只有一条手臂的丹茹上尉。他从此成为外籍军团的象征性人物。这支部队一般仅驻扎法国的海外领地,招收淘汰率达95%,与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野外生活对抗训练中,每次都取得胜利。

这支部队在两次海湾战争之中表现优异,同时开始转变功能,成为法国快速反应部队,只负责海外领地和领事馆的安全保卫,近年来一般从事非洲及中东地区的维护任务。可以说,这支部队的形象相当正面。

然而,即便是这样一支部队,仍有着雇佣军同样的传统问题——他们投入战斗的理由多种多样,有人是为了丰富人生,有人只是为学法语。除了对这支部队荣誉的捍卫,他们很难找到共同的归属感,而这种归属感或者说官兵是否清楚“我们为何而战”,正是一支现代化军队必要的精神。

无论是狂野的雇佣军游击队,还是仪容堂堂的外籍军团,雇佣军至今仍然如同一个没有头颅的巨人在踉跄前行,他们的荣光和他们的罪行,注定都会被镶嵌在历史的边上。
本文来源: csngmap资源分享大本营版权所有 (开玩笑啦……),磨友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csngmap分享、发表资源也不容易,大家且转且珍惜,至少留个言也好,谢谢合作!
«Newer      Older»
Comment:
Name:
Back to home 好文推荐 /cat/100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