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死足了他活过的同样年岁 —— 写于海子辞世25周年之际
2014-03-27 05:13:06 -0400
“我们仿佛拥有一切,却拿不出一首诗可以祭奠”。

1989年3月26日,诗人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年仅25岁。今天,他已经去世25年,但提到80年代,他仍然是图腾一般的存在,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仍是新一批文青的签名档。虽然,诗人的年代渐远,理想附于现实,少年早早老成。

海子,1964年3月24日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的高河镇查湾村,原名查海生。15岁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3年毕业后任教于中国政法大学。1989年3月26日在河北省山海关卧轨自杀,年仅25岁。
海子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1984年创作成名作《亚洲铜》和《阿尔的太阳》,第一次使用“海子”作为笔名。在之后不到7年的时间里,他用超乎寻常的热情和勤奋,创作了近200万字的作品,结集出版了《土地》、《海子、骆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诗》、《海子诗全编》等。他的主要作品有:二百五十余首优秀抒情短诗,《太阳七部书》,即诗剧《太阳》、诗剧《断头篇》、诗剧《但是水,水》、长诗《土地篇》、第一合唱剧《弥赛亚》、仪式和祭祀剧《弑》、诗体小说《你是父亲的好女儿》。

【作者介绍】廖伟棠,腾讯《大家》专栏作家,香港现代派诗人、摄影师,自由撰稿人。
他死足了他活过的同样年岁

—— 写于海子辞世25周年之际

文/廖伟棠

他死足了他活过的同样年岁,二十五年。

“我知道,你从小练习烈士的仪表
你的青春曾在流言里受尽流浪
但你的歌声只能属于天堂
唉,为什么这榜样到死才出众
才让我们忙着纪念
忙着说话,忙着通信
忙着这一切,直到1989年”

这是海子的同代诗人柏桦所写《纪念朱湘》的后半段,我差不多是在读到海子诗歌的1991年同时读到此诗,并且把它当作了海子的悼诗。

是也不是,相比于委屈的朱湘,海子更像他张扬的兄长兰波、荷尔德林直至李贺、屈原,这些欣然赴死者。柏桦的纪念诗到此为止,时代的列车遇见了诗人的骨头,嘎然,无法刹停,继续辗压下去。

原本,以海子的才华,他应该在诗歌上成为超越这一代的先锋,而不是终结者、烈士。他在1989年写的第一首诗《遥远的路程》最后一句是:“远方就是这样的,就是我站立的地方。”这里存在着可能的对一百年以来现代主义轻视现实外求于乌托邦情结的超越:现代主义诗歌公认的鼻祖波德莱尔在《巴黎的忧郁》里写的对“世界以外的任何地方”的憧憬和流传更广的据说是兰波名言“生活在别处”,这句诗也迥异于海子此前几乎所有诗篇的逃逸理想,直接诉诸当下,诉诸此时此地,要求一种此世的应许,而非彼岸。

在3月26日之前,海子写下了大量激烈燃烧的诗篇,不是号召不是战歌不是先知书,仅仅是向自己所属的、即将过去的八十年代的祭奠,他放弃了可能的超越,仅仅留下一句提示,给25年后的我们。这些祭诗符合海子的祭司身份,由未来的读者共谋而成真。比如这一首写于3月11日的《日落时分的部落》:
csngmap资源分享大本营,csngmap.wodemo.com加入书签收藏吧
皇后,也许就是那个后人想像的黄金八十年代,告别了一代苦劳而剧烈的精神激荡,剩下空空荡荡的秋天无从收割,剩下贫乏如孤儿的九十年代。

25年之后,海子如果活着会怎样?

他会远赴南方用自己的诗句充当房地产项目的广告吗?还是留在北京做一个操作民族主义话语的书商?

他会留在学院里充当最早的公知所谓的剑侠,然后在十年后华丽转身做好上网护法当国师的预备吗?

他会成为吃老本的歌手在一场场重复的演唱会询众要求一再展览那些陈旧的血吗?

还是他会愤而远走海外但十年后载誉而归与同途归来的曾经热讽他青春期诗歌的那个老诗人握手言和谈笑晏晏?

甚至他会在今天去领取一个侮辱诗歌的奖项然后在微博上沾沾自喜炫耀一天尽管颁奖人是一个流氓?

不会的,死亡是他的使命。一如他大规模地在晚期诗歌里写到的“太平洋”,他没有电视应该没有看过歌唱蓝色文明的《河殇》,他的太平洋上有人折梅写信还有怀抱老虎的母亲,是一个生死泰然的墓地/摇篮,将漠然掩埋一个时代的激荡但又为未来孕育雨露和繁种。他一生回顾的农业文明乌托邦就如黄河必殇,安睡在太平洋底部,他们的饥饿年代。

那个被想像为黄金时代的八十年代,实际上是一个饥不择食的时代,然而在此精神饕餮的泥石俱下中依然有目光炯炯的人披沙沥金,夺得了那个时代的短暂意义——对疯狂与清贫的珍重。海子就是其中之一,他不无忧虑地预言了今天这个餍足时代:
我们没有资格去嘲笑梵高、海子与1980年代的瘦,他们的瘦是因为他们要献血给此前半个世纪的渴。黑夜一无所有,却给那一代人以安慰。

25年了,我们迅速虚胖起来,仿佛拥有一切,但拿不出一首诗,可以安慰,可以祭奠。
«Newer      Older»
Comment:
Name:
Back to home 好文推荐 /cat/100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