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工业盐真得有毒吗?强制碘盐真得有必要吗?
2013-07-14 23:31:49 -0400
2013年5月,安徽界首市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一起近年来最大的私盐案件。一个地跨湖北、河南和安徽的私盐销售网络浮出水面,涉案私盐达1000余吨。两名被告被指控购买工业盐冒充私盐售卖,流向民众餐桌、牲畜喂养和食品生产。据当地盐务局介绍,这千余吨私盐都是工业用盐,均不含碘。同时,工业盐可能会含有铅、砷、氟等各种有害元素,在人体内长期累积会危害健康。同期,河北邯郸、云南普洱多地私盐案件也见诸报道。
然而记者查阅私盐资料发现,尽管“工业盐冒充食盐销售”属多发案件,迄今未有以食品安全定罪量刑的案件。中国地方病协会会长许宏凯告诉记者:“还没有临床案例表明,食用工业盐导致重金属致害。工业盐和食用盐在成分上是相同的,唯一区别在于是否加碘。”
事实上,随着“全民被补碘”饱受质疑,强制性食盐加碘规定以及为此设立的食盐专营体制正面临一浪高过一浪的改革呼声。
工业盐“有毒”吗
“市面上工业盐和食盐基本没区别,也没什么危害。工业盐长期被当作有毒物质炒作、妖魔化,很大程度是盐业系统维护专营体制的宣传。”谈到工业盐和食用盐,原国务院经贸委盐业管理办公室一位官员这样说。
这位官员所说的工业盐,指的是私贩子所售的盐,近年来媒体报道很常见。媒体报道这类盐贩的同时,通常会普及工业盐危害,如金属杂质超标,甚至含有亚硝酸钠等有毒物质。这位官员称,所谓“私盐”是盐政系统的称呼,意指所有未经盐业公司渠道即在市面流通的盐,“工业盐”一般指向未加碘盐。
事实上,亚硝酸盐、工业盐和碘盐的长期混淆,唯一的受益者是中国盐业总公司。
盐是氯化钠的俗称,工业盐和食用盐都是氯化钠,二者都同样从海水、盐井中提取,生产加工几乎一致,自然,二者的外观也完全相同。根据工业盐和食用盐产品标准,工业盐中氯化钠纯度为99.6%,每千克含铜0.4毫克,而食用盐的氯化钠纯度为99.8%,含铜量不超过每千克0.1毫克。
从产品标准来看,食用盐与工业盐相比可能纯度更高,杂质(主要为水和钙)更少,对氟、钡、砷、铅、镁等微金属的限量要求更为严格。但这仅是产品检测要求,由于盐场生产水平不同,很多工业盐的纯度甚至超过食盐。
许宏凯介绍,理论上工业盐的产品质量比食用盐低一些,事实上却找不到因食用工业盐导致重金属累积致害或引起疲病的案例。“我们没有临床证据表明,由于食用工业盐导致的重金属致害。至于常见的亚硝酸钠中毒事件,基本是由于误食。亚硝酸钠和我们所说的工业盐是完全不同的东西,不能相提并论。”许宏凯说。
关于工业盐中含有亚硝酸盐,容易致癌的说法,其实是最常见和最普遍的混淆。亚硝酸盐和盐外形成色相像,在化学和食品工业有广泛使用(纺织品漂白和肉制品着色),经常发生误食中毒事件。那么,未经加工提炼的工业盐(粗盐)是否含有亚硝酸钠成分?许宏凯回答绝无可能,盐的生产无论是从井盐、岩盐还是海盐,都不会有亚硝酸钠成分。
许宏凯强调,亚硝酸钠中毒基本是偶发的误食事件,没有从正常盐(氯化钠)那里得来的。记者查阅现行工业盐和食盐生产标准了解到,两项标准只有铅、砷两项金属标准,未含有亚硝酸盐检测。盐业专家崔桂玲称:“根本不需要在食盐中检测亚硝酸钠。因为盐里面不含这东西。”

欢迎光临csngmap资源站http://csngmap.wodemo.com 加入书签收藏吧! 本站主推精品电子书、音乐、热门安卓软件游戏分享!!有想要的资源也可在网站留言,我会尽量满足大家需求! 不下载的不顶没关系,如果你下载了,那就像个爷们儿一样,“顶”一下吧!
正常盐生产不含亚硝酸钠,企业和销售商是否会往盐掺杂亚硝酸钠呢?“(亚硝酸钠)由于其具有咸味且价钱便宜,常在非法食品制作时用作食盐的不合理替代品”这类说法在网上流传已久,很多媒体在报道工业盐时经常也有类似表述。那么这种情况是否存在呢?崔桂玲称,这并不可能。盐是很常见的产品,成本非常低,亚硝酸钠并不易得,价格也较高,往便宜的东西里掺杂贵的东西,几乎没有赚钱空间。企业没有必要去做这种事情——除非故意投毒。记者从化工网上查到,亚硝酸盐的出厂价格通常要在3000元/吨左右,和碘盐零售价格相差不多。
身价暴涨的加碘盐
制盐企业内部如何看待工业盐和食用盐之分呢?鲁潍(福建)盐业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先良的说法是:“生产出来的盐,不加碘是工业盐,加碘是就是食用盐。”
原卫生部疾控局局长、中国地方病协会原会长陈吉祥接受记者采访说,虽然国家产品质量标准对工业盐和食用盐作了区分,事实上生产区别只是加不加碘。根据《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规定,盐业公司负责碘盐加工、市场供应的监督管理工作。
碘盐由盐业公司控制,是因为加碘工艺很复杂吗?陈吉祥告诉记者,加碘过程十分简单,将碘酸钾溶水,包装前通过履带雾化喷洒,谈不上什么工艺,几乎所有制盐企业都能做,生产成本10-20元/吨。中国用于生产碘盐的碘酸钾,其原料为中国医药集团从智利进口的原碘,价格大约30万元/吨。国药集团再以19.1万元/吨的价格卖给国内8家碘酸钾生产企业(差价由财政补贴)。盐业公司正是从这方面渠道获得碘酸钾,再应用到碘盐加工。至于国内一些从海藻中提炼化合成的碘酸钾,主要用于工业生产。
据记者了解,工业盐生产成本约为200元/吨,市场价格只有300元/吨左右,利润微薄。作为食盐卖给盐业公司的价格通常为400元/吨,盐业公司加碘后价格为1500元-2000元/吨。近年来,部分盐业公司指定制盐企业直接加碘,价格可达到900元/吨。碘盐生产指标由盐业公司确定,这是盐业公司控制盐企的重要筹码。
全民补碘是必要的吗
1994年起中国开始推行“全民强制补碘”计划,这是被喻为计划生育政策以外,声势最为浩大的全民计划。与这一计划配套的,是1996年颁布的《食盐专营办法》,这一法规确立了食盐由国家专营,以保障加碘环节。
由此,中国盐业协会及与其“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中国盐业总公司,遂成为当时中国“国退民进”改革大潮中少有的例外。
陈吉祥认为,食盐加碘本意是消除碘缺乏病。制盐企业就能做好,成本也很低。碘添加完全是食品卫生标准的问题,盐业公司却将其推动成为一项由政府进行规制的特权,以牟取寻租暴利。而暴利的代价则是,全国无论缺碘还是富碘地区,都变成只供应碘盐。
正常人体每天需摄入的碘在150-200微克之间,而仅从加碘食盐中,中国人每天摄入碘量达到了220-850微克,远远超过每日所需量。
原中国医科大学校长滕卫平从1999年开始,进行了一个为期5年的“碘摄入量对甲状腺疾病的影响”的研究,结论是,缺碘引起的甲亢基本消除,碘过剩导致的甲状腺疾病正在增加。2002年两会期间,时任全国人大代表的滕卫平提交议案,建议修改全民食盐加碘法规。此后全民“过度补碘”经常引起公众讨论。2011年9月卫生部公布新的食用盐碘含量标准,下调了食用盐产品中碘含量水平。全国统一补碘的格局事实上并未打开。除非寻求私盐市场,全国绝大多数民众都无法从正规渠道买到无碘盐。
“全民补碘,实质上应该是民众的选择权问题。民众可以被告知和建议补碘,但是不能被强制补碘。盐业公司并没有真正考虑民众健康,它的垄断利益使它隐瞒真实情况,让民众健康受到威胁。”国务院盐业管理办公室一位官员这样评价。
改革的阻力在盐业公司
“盐业体制改革的阻力不在知识层面,也不在舆论阻力。根本原因是,改革呼声被利益集团阻塞,无法进入高层决策范围。”原国家经贸委运行局分管盐业的陈国卫这样说。
陈国卫说,无论在媒体还是政策研究领域,主张盐业改革的声音近些年逐渐占了上风。而每当“盐改”风声放出,盐业总公司会在中央报纸“企业风采”栏目做整版报道,实际是花钱打广告。同时他们要求地方盐政局加紧打击私盐,渲染工业盐危害。他们甚至会直接给高层领导写信,以错误知识进行误导。盐业体制改革还未进入政策讨论阶段,就基本无疾而终。
“2010年改革呼声最强烈的时候,中盐总公司甚至已通知省级盐业公司作好放开专营准备。改革建议还是没能提交到国务院领导层。”陈国卫说。但他认为,盐业体制一定会改,这几乎是共识,甚至反对者也对此心照不宣。“不过只要国务院领导没下决心,他们能拖一天算一天。”
陈国卫说,1995年讨论工业盐专营体制改革时,盐业公司反对的理由和现行理由并没区别,都是冲击食盐市场,危害人民健康。事实上后来专营一放开,工业盐行业立刻好转,企业生产成本降低,很多盐企发展壮大,职工收入提高,盐的质量也迅速提高,唯一受损的是中盐公司。食盐领域的改革迟迟没有进行,可能是食盐经济总量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实在太小,很难引起关注。
陈国卫认为,只要放开专营,在工业盐领域的改革成果就会在食用盐领域复制,企业和百姓都能得到实惠。目前几乎整个盐行业,甚至盐业系统的低层,也在呼吁改革,而盐业改革甚至可以成为未来国企改革最好的突破口。
(凤凰周刊特约撰稿员 陈兴杰)
«Newer      Older»
Comment:
Name:
Back to home 好文推荐 /cat/100385